主题: 微信转账起纠纷,桐城法院这么判...大家引以为鉴!

  • 不忘初心
楼主回复
  • 阅读:8917
  • 回复:0
  • 发表于:2019/3/18 8:18:51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桐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近年来,手机支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不用带现金,只需点开二维码轻轻一扫便能解决收付款问题。很多人做生意时来往资金也用起了手机转账,觉得方便快捷,但如果发生纠纷,支付记录或许不能作为转账的证据。3月14日,桐城市人民法院就对这样一起合伙协议纠纷案进行了宣判。



    胡某与李某经方某介绍相识,2018年5月8日,受胡某的委托,方某与李某签订了一份协议,由胡某借款25000元给李某,用于做洋酒的生意,产生的利润每月由李某付给胡某,合同长期有效,如果李某未支付每月利润,合同自动到期,李某将退还本金和利润。合同签订后,方某先后通过银行转账、微信转账等方式转给李某共计36900元,但李某只在2018年8月归还1000元就一直分文未付,胡某催讨无果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李某归还借款35900元并支付利息。
     桐城市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认真查看胡某提交的证据,发现在“微信转账记录”中,被转人昵称为“爱新觉罗”。“爱新觉罗”是否就是李某本人?微信并非实名注册,也没有任何身份信息显示,胡某没有证据予以证明,所以对微信转账的13180元不予以认定,且胡某直接交付的3000元因未有条据证明也不能认定,故判令李某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胡某19750元。
     法官提示:微信支付存在风险,没有经过身份验证的微信用户,支付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难以掌控,行为也难以追踪。因此在日常交易中如使用微信支付,要查明被转账人的微信与其本人信息是否相关联,或者在微信聊天记录中确认被转账人的身份,来作为资金流通的证据。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