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范岗镇杨安村:现代农业厚实小康“成色”

  • 白板
楼主回复
论坛首席版主论坛首席版主
  • 阅读:3879
  • 回复:0
  • 发表于:2020/12/1 16:32:40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桐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图为下班途中的桐城智慧农业产业园务工村民。


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发展现代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近10年来,杨安人蓄积力量,向现代农业出发,向智慧农业迈进,抒写出一幅农村美、农业兴的图画。  

智慧农业展新姿


位于杨安村的桐城市智慧农业产业园里,今年9月建成投产的智慧大棚里一派生机盎然,10月10日定植的番茄已经开出了四穗花,挂上了三穗果。这些番茄是从荷兰引进的优质品种,番茄杆可以长到2米高,不仅产量高,而且产品是绿色、生态的,从藤子上摘下就可入口。首批果实预计2021年元旦前后采摘,采摘季一直延续到2021年7月中旬。

该项目是安徽省首个高科技投入和种植技术创新的智慧农业大棚,这种立体栽培、无土栽培、自动化控制的生产技术属世界领先水平,与传统种植相比,温室番茄产量增五六倍,灌溉节水20倍。

荷兰文洛式玻璃智慧温室是该产业园的一期项目, 2019年开工建设,投资约1.7亿元,占地150亩,种植面积5万平方米。该产业园总占地面积800亩,总投资预计10亿元,其中一期配套建设物流仓储中心、休闲观光园区。后期建设2—5个同等面积的大棚,配套建设产业加工园区、信息数据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智慧大棚的投产标志着杨安村乃至桐城市农业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种植转型增效益



图为杨安村兴庄组一角。


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落户杨安村并非偶然。

16年前,杨安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出门就是晴天满身灰、下雨一腿泥。没有像样的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杨安村两委干部铆足干劲,积极申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村级筹集配套资金,修路、治水、改田、植绿同步进行,着力构建“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新杨安。目前全村硬化道路32公里,41个村民组实现水泥路“组组通”;建成“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行、路贯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5030余亩,完成整村土地流转。

基础设施的完善、土地的整体流转为杨安村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大户经营让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的农民都服了。旋耕机犁田,又快又平整;插秧机跑几趟,一块田就插满了;收割时,更是威武,机器吃下稻杆吐出稻粒,同时稻草打成捆。机械化耕种收,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杨安村也成为省级“一村一品”粮油示范村、桐城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

2011年以来,村集体每年从土地整村流转中获得基础设施维护费,增收17万元。该村党总支书记齐德苗介绍:“目前大棚吸纳杨安村务工40余人,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每年有望增收20万余元。”

乡村资源显优势


桐城智慧农业产业园落户杨安,不仅激活了杨安的土地、人力、资本等资源,而且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我家离智慧大棚很近,现在在大棚里上班,一个月有3000块工资补贴家用,还能顾家。”村民陈思云说。

“当时我还想不通,自家的田,为什么要流转给别人,我自己种啥?”大屋组村民黄晓林起初不愿意流转田地,后来发现田租出去比自己耕种好太多了,“每年能收到2000元左右的租金,妻子从田里‘解放’出来后,去了村里的制刷厂上班,一年还能多挣2万多元。”


图为在制刷企业务工的村民。


范岗镇是全国闻名的刷业城,随着土地流转,村民告别种田后,或转岗为企业工人,或自主创业。目前杨安村内有大小企业100余家。腊树组村民吴世中以前忙时种田、闲时做铁艺,后来家中田地流转出去,他专心做铁艺,并成立公司,目前公司年产值近2000万元。

2017年,杨安村组织全村各村民组以5000余亩土地入股村集体成立的合作社,合作社又与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绿福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农田基础设施和土地入股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变”模式,2017年底合作社首次分红110.19万元。2019年全村村民获得入股分红214.2万元,村集体获得入股分红22万余元。2019年杨安村将辖区内闲置的姚闸小学申报党建引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新建成一座7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通过公开招标,企业竞标入驻,每年村集体实现增收5万元。

杨安村还成立了安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接小工程建设,经营村内资源,促进村集体增收。2019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70余万元。2021年杨安村拟申报上级资金新建杨安村游客接待中心,发掘大安老村部、大官塘等集体资产,依托桐城智慧农业产业园带动乡村旅游业,力争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再上新台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杨安人追求的小康图景正在创造中变成现实,美丽乡村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汪桂云 徐鑫鑫 曹姗)

来源:桐城新闻网

做一个快乐的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