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桐城市:“旅游”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

  • 白板
楼主回复
论坛首席版主论坛首席版主
  • 阅读:1550
  • 回复:0
  • 发表于:2021/7/10 15:14:55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桐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桐城市:“旅游”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桐城市坚持以“资源大整合、产业大融合、全域大联动”为目标,全力打好“旅游 红色”“旅游 文化”“旅游 农业”特色牌,推动旅游产业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业发展提质升温、势头正劲。“旅游 红色”让秀美乡村更红火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6月24日,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暨桐城革命史展馆盛装上线,前来唐湾镇蒋潭村的红色基地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络绎不绝。“随着旧址的修复与完善,来山区接受教育的人更多了,带动了我家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蒋潭村村民华翠英高兴地说。桐城市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中共桐怀潜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桐城县民主政府遗址、大独山烈士陵园……都是承载红色记忆的地方。近年来,桐城市按照“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原则,对中共桐怀潜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欧家岭起义等红色基地进行修缮布展,并免费开放。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所在的唐湾镇,正借助旧址开馆的东风,打出“兴红色文化、体验农家乐”等“旅游 红色”“组合拳”,既让党员受到了党性教育、又让群众富起了口袋,实现了“一举两得”,乡村全面振兴强势开局。“旅游 文化”让人文民俗更有料“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一条数十米的小巷,一曲广流传的《六尺巷》,见证了桐城传统文化的厚重。暑期来临,来六尺巷景点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来探访的不仅有暑期研学的学子们,还有专程来六尺巷游览的外地游客。在千年古镇孔城老街入口处,游客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扫安康码和免费门票码之后,进入景区自由游玩。景区内,店铺林立,业态多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城米饺、扇面题诗作画等店铺门前,游客纷纷驻足,或品赏,或交流,或购物,或留影,享受着古镇的闲适。近年来,桐城市大力整合文旅资源,打造了桐城一日游、二日游和三日游精品线路,串起了六尺巷、文庙、孔城老街等一批文旅景点,举办了三合龙舟会祈福仪式暨文化艺术节等一批特色民俗活动,让古老民俗大放异彩,收获了游客口碑、厚植了文化底色,取得了相互赋能、比翼双飞之功效。“旅游 农业”让绿色田园更闪亮“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关键要走融合发展的路子。”蟠龙村党总支书记江胜霞颇有感慨地说。原来,作为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蟠龙村***贴切的形容词就是“荒”。江胜霞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从整合荒山、荒地、荒湖、荒滩资源入手,在规模经营上做起了文章,春种草莓、樱桃,夏收蓝莓、杨梅、西瓜,秋采石榴、秋葵、橘子……月月有鲜果、季季有收成,村集体每年增收10多万元,户均增收超过5千元,既有规模经营的产出效益,又有采摘、旅游带来的额外收益,原来的“荒草地”,如今生出了“金疙瘩”。无独有偶,桐城市范岗镇实施村企共建,同样走出一条融合发展、多方共赢的好路子。杨安村党总支与落户该村的桐城市凯盛浩丰有限公司党支部组建联合党支部,整体流转104亩土地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实行年终分红,解放出来的60名劳动力到产业园打工,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大家伙儿都乐得合不拢嘴。园区建成投运了,瓜蒌种植、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也借势兴起了,108亩瓜蒌基地、大官塘水库旅游观光、瓜果采摘园……一个个特色项目纷至沓来,乡村振兴态势喜人。融合发展东风劲,旅游富民正当时。桐城市放大用好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加快构建“农、文、旅、景、城”大融合的新格局,绘就出一幅大美的全域旅游、强市富民新画卷。(潘月琴 方明丹)
做一个快乐的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