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着力细小处推动风俗新

  • Simple
楼主回复
  • 阅读:3735
  • 回复:0
  • 发表于:2022/6/25 9:01:17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桐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移风易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在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城乡文明指数等方面意义重大。

一个地方社会风俗的形成,既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外在反映。它包含着情感需求、合作需要、社会交往、团体认可等各种因素。同时,社会风俗的改变又明显滞后于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既需要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又需要基层组织进行深入引导和推动。在移风易俗这个大课题面前,如果缺乏实事求是的“姿态”,把握不好有序引导、推动的“尺度”,就会导致群众不买账,甚至适得其反。因此,笔者认为,移风易俗应该从小处出发,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这场社会变革。

用“小个体”带动“大群体”。树立、弘扬新风尚,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我们要充分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先行一步”,当好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引领者,以表率行动带动广大群众打破旧俗、告别陋习。坚持党员示范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树立起群众可见可感可及的榜样和标杆,让文明乡风成为深入人心、人心所向的行动自觉。

用“小喇叭”推动“大转变”。有效的宣传教育是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基础。改变部分群众的旧观念,破除认识“藩篱”,必须掀起“头脑风暴”,让群众认识到:革故鼎新,必须做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我们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各村居红白理事会成员入户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开展“面对面”宣讲;邀请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走进群众宣讲,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引导群众、感染群众,增强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思想自觉

用“小活动”赢得“大共识”。各地应加大文化惠民投入,帮助农村地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文体小广场、乡村大舞台等;常态开展好“三下乡”活动,融入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宣传,让村民们在乐享文化大餐的同时,转变思想观念,形成社会共识,力行见贤思齐,达到寓教于乐、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宣传教育效果。

用“好家风”汇聚“新风尚”。好家风是一个家庭***宝贵的财富,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向上向善的文化源泉。各地各部门要广泛开展“文明户”“***美家庭”“好婆媳”“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让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美德凸显出来、广泛弘扬;加强家庭家风家教建设,引导群众传承好家风、践行好家训,破与立并举,知与行合一,让优良家风汇聚成良好社会风尚。(吴航)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