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桐城歌的来源

  • 自我陶醉
楼主回复
  • 阅读:1196
  • 回复:0
  • 发表于:2013/9/21 16:33:44
  • 来自:安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桐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桐城歌是起源于“桐城派”的故乡——安徽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

  民间歌谣是各种诗体的乳娘,历代诗歌都与民歌有着很深的渊源。唐代诗人曹松,是桐城文人中率先进入文学史册的,他的传世作品《曹梦征诗集》,感慨讽喻、长于写实的创作方法,明显地吸取了桐城歌的营养。从这个角度分析、推断,桐城歌的起源可上溯到唐以前的历史时期。到明代中叶,桐城歌已经兴盛,不仅成为当时安徽的主要本土民歌,而且影响到湘、鄂、赣及浙西等广泛地域,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桐城歌谣文化带”,正如明朝学者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指出:“……嘉、隆间,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我们由此可以窥见桐城歌的历史发展轨迹。

  桐城歌与其他地方民歌相比,其特征十分明显。以民间文学集成出版的《桐城歌谣》为例,该书辑桐城歌254首,***具特色的体式“桐城五句型”占了一半,其余的七言四句和多句,也是根据七言五句这个基本句式,按照所要表达的内容的需要而蜕变发展而成。在语言艺术风格上,桐城歌不仅含蓄、凝练(很少用衬词衬字),而且韵味十足、饶有情趣。叶桂刚在《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中,对桐城歌的语言艺术作了深刻、具体的探讨,称《素帕》“使用了双关的表现手法”,《灯笼》“巧妙地运用比喻的双关”,《塔》用的是“桐城时兴歌中常用的比喻和象征”等。浏览《桐城歌谣》和《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很容易发现其歌词朴素自然,优美流畅,准确传神。另外,桐城歌与其他歌谣一样,有歌唱的,有吟诵的,但歌唱是以抒情为主,音调铿锵,吐字清爽,韵律和谐,节奏明快。清代桐城先贤姚兴泉在他的《龙眠杂忆》中,对桐城歌的音律作了言简意赅地表述:“调***高而音极响,扬抑疾徐,自然合节”,“实非寻常吟咏”。

  桐城歌因体式独具特色,语言优美,曲调和谐,博得当朝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之刊布成帙,流传广泛,所以,《明代杂曲集》收载桐城歌25首,冯梦龙的《明清民歌时调集——山歌》收录桐城歌24首,《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中国古代民歌鉴赏辞典》《情歌五唱——中国古代民间情歌选》《中国情歌》等辞书,均或多或少地收录了桐城歌。

  谈桐城歌的主要价值,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其对黄梅戏的形成所起的基因性孕育作用。桐城歌流布湖北黄梅一带后,给当地的黄梅采茶调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食粮;充实提高后的黄梅调进入安徽安庆后,由于桐城歌的再次融入,引发了黄梅调向黄梅戏的急遽嬗变。如桐城歌中的《乖姐与黑郎》《妹子跟我保快乐》等,是男女交流的表演唱,它的加入,使黄梅调顺利向戏剧过渡。如《太平灯歌》等,不仅有白有唱有对答,而且有行当有装扮,人物以角色自居,表演者有明确分工,它的改版,使黄梅调迅速获得“演”的品格,完成了黄梅调向黄梅戏的整体移位。另外,桐城歌对戏剧演员的文化熏陶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黄梅戏表演艺术大师严凤英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桐城歌为她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当代黄梅戏一级演员韩再芬,为进一步唱好黄梅戏,特地学习桐城歌中的方言和土语,真切地体悟黄梅戏的“原生态”。可以说,研究黄梅戏的起源和原生态,就不能不认真地研究桐城歌。

  桐城歌由于流布广泛,有着很强的文学与艺术性,所以对不少地域的民歌起到了“范本借鉴”的作用。桐城歌广泛流传的主要是情歌,而情歌的句式多为“桐城五句型”。冯梦龙收进《山歌》中的吴中山歌,不难看出其借鉴了“桐城五句型”,而且歌词中出现了大量的桐城歌词汇和桐城方言。鄂西土家族的女儿会情歌,原多为四句子和穿号子结构,到明代冯梦龙《山歌》的问世,“桐城时兴歌”的五句式便打破了它以前的对称式律诗结构,女儿会情歌在原四句的基础上逐渐增补为五句,由此加重了语气、拓深了意境。桐城歌对早期的扬州清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桐城歌曲调至今仍为扬州清曲经常演唱的传统曲调。

  就本邑而言,桐城歌具有对相关的人文学科的研究价值,生产劳动中指挥劳动和调节气氛的实用价值,交往的礼俗价值,民众生活伦理教化的教科书价值,节日与休闲的娱乐价值,而且对桐城文人产生了很大影响。清大学士张廷玉等人的《山中暮归闻樵歌》《棉花谣》等,都是直接源自民间歌谣而略加修饰润色的作品。像方以智、钱澄之、刘大c、方贞观、马苏臣等人,也喜用民歌节调,诗中多以“竹枝”、山歌言地方风俗、男女情爱。当然,桐城文人的作品不断涌现,“桐城派”绵延二百余年,对提升桐城歌的品位和流布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世纪50年代,桐城人民政府先后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搜集“桐城歌”民间音乐,筛选、整理出150余首,虽经文革浩劫,仍有近百首传承于世;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桐城市文联一批文艺工作深入民间,搜集整理原始民间歌谣8000余首,灌制录音磁带100余盒,拍摄照片500多幅,先后整理出版《桐城歌谣》和《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自解放以来,桐城先后举办“桐城歌”6次演唱会,数次参加省举办的民歌演唱大赛。

  今年5月,桐城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拟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努力让桐城歌再次唱出桐城,唱红安徽,唱响全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